



雨涝灾害,是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河南郑州强降雨造成的灾害,就属于雨涝灾害。
●知识城市内涝易发区域有
危旧房与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地下商场与车库等地下空间、城区低洼地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轨道交通
内涝灾害发生时,受影响最大的城市交通状况是:
●自救雨积水时,身处低洼地区危旧房如何自救?
身处危旧平房的居民,下雨不要在屋内停留。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听组织部门的安排,进行安全转移。要求撤离时要立即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避险场所最好选择就近的高地、楼顶,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在郊区,如果找不到较高的建筑物,也要尽量向高处移动。
在危旧房的居民,平时要注意观察房屋的质量情况,出现漏雨、渗水情况要及时通知房管部门维修。
家庭常备的内涝防范用品有
收音机、哨子、手电筒、救生圈、救生衣
室外积水漫入屋内应该,怎么做?
住在城市低洼住宅的居民,在收到暴雨预警后,需要提前因地制宜地采取围挡措施。可以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砌土坎、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一旦室外积水漫入屋内,需要及时切断屋内电源与气源,把容易浸泡损坏的物品放至高处。尽量采取各种措施排水。
如屋内积水加深,及时转移,不要在屋内停留,以免有生命危险。
需要随身携带用品
1.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有通讯能力。
2.备用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
3.必备用品,如打火机、水果刀、剪刀、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如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也请带上。如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如有救助用的绳索之类的,也一并带好。
4.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遇到大暴雨时在户外,如何行走?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如果正在步行路上突遇较强流水,洪水上涨过快,可以尽快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甚至可以爬上屋顶、大树暂避风险。已无法转移至高处时,尽可能利用手边的门板、木床等漂浮物。
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淹堤防或者漫过堤防。
如果正在开车,迅速开向高处,不要盲目驶入桥下、隧道等容易积水的地方。一旦熄火马上下车步行转移,不要在车中等待救援。
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不要靠近广告牌,不要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地铁、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等。
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以及汽车后面,水冲下来,连车带水撞到,会很危险。
不要穿拖鞋凉鞋,更不要光脚,涉水很容易受伤、滑倒。
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离开交通工具后,最好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一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
远离电力设施。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远离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车中常备的内涝防范用品
安全锤:在被积水围困时,应当用安全锤砸车窗玻璃的四角,而不是砸挡风玻璃;
抱枕:有一定浮力作用的抱枕必不可少;
车载灭火器:应当放置在触手可及之处,可以用来砸碎车窗玻璃。
此外,压缩食品、矿泉水、手机车载充电器、战术手电 (灯光可调节为爆闪作为求生信号,亦可替代救生锤),也是暴雨天驾车出行保平安的必要用品。
遇险人员求救方式有哪些?电话求救
电话求救是最常用的求救方式,拨打110或者119是最容易的,同时拨打街道、社区电话也是很直接的求救方式。
网络求救
随着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QQ、抖音等通信工具已成为紧急情况下求救的重要手段。
警报求救
很多居民区都有警报器,通过警报器可以及时向居民区管理部门进行求救。
呼叫求救
当无通信手段进行求救时,呼喊求救也很有效,呼喊时最好同时晃动颜色鲜艳的旗子、衣服等,增加获取联系的可能性。
敲击求救
敲击、口哨也是求救的重要方法,同时这些声音通常也是救援的重要信号,救援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信号找到遇险人员。 据人民网、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