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们在人像摄影中由于受光线的影响,很难拍到一张画面生动精巧,用光柔和,人物形象饱满的图片,因此带来遗憾多多,相信每个摄影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2015年十一期间,笔者受一家媒体的委托,专程去“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省枣庄市采访一位老战士。在拍摄中,针对光线不足无法突出这位老战士形象的问题,笔者开动脑筋,巧用手机上的手电筒功能,在为老战士拍摄中精心进行脸部补光,最终拍摄出了一组令人满意的人像照片,完成了媒体的采访约稿。
老战士叫钟仕一,战争年代多次荣立战功,如今生活在枣庄市的一个普通小区里。今年81岁的钟仕一老人浑身正能量,现在担任枣庄老年业余演出团的小提琴首席,和老年朋友们描摹着精彩的人生夕阳红。
在采访钟老的过程中,我被老人传奇的战争经历和取得的战功感动着。我觉得文字采访已经表达不出我对这位老战士的崇敬,于是我便提出了为老人家拍摄一组拉提琴的人物肖像的请求,得到了钟老的首肯,于是我取出相机忙碌起来拍摄时是上午9点左右,由于室外阴天,光线很暗,加之相机没有闪光设置,我拍了几张都不成功,尽管提高了iso,但是效果依然都不理想。
拍不出一张能够反映老战士钟仕一风采的新闻人物人像,我的这次采访就是失败。作为摄影人,哪能在挑战面前一筹莫展并败下阵来呢?于是,我认真思考对策,各种解决的办法在我心中展现。我突然想起了手机上配置的手电筒功能:如果用手机上手电筒的光线来做人像摄影光线的补充,能否解决光线不足问题呢?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
我当即取出自己的手机,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设置,然后将手电的光线对着正在拉小提琴的钟老脸部的暗部部分进行用光。手机手电散发出的光芒柔和温馨,那一刻,意想不到的景象在我的镜头里出现了:透过镜头,一幅光线柔美的人像图呈现在我的眼前,将一位老战士拉提琴的生动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镌刻在了我的镜头以及心间。
我立刻请现场的其他朋友帮忙用手机的手电筒对着钟老的面部用光,然后取景,聚焦;同时不停地指挥帮忙的朋友调整手机手电筒的光线位置,将人物的面部的用光处理的立体多维。在手机手电光线的照射下,我的图片拍摄有如“神”助,我不停地按动着快门。
手机上的手电筒散发的光线,完全可以做为人像摄影的光源补充来使用,而且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就这样,在手机手电筒的帮助下,一组光线优美,主题突出的图片《老战士钟仕一的夕阳红》就这样诞生了。